現代汽車的被動安全結構一般由三部分組成:1 .前部塌陷吸收能量;2.中間保險箱;3.后部安全結構。其中,防撞梁是前碰撞結構和車門中的重要安全結構,前防撞梁主要用于吸收車輛被撞時的能量。整體結構由主梁、吸能盒和安裝板組成。主梁和吸能盒能有效吸收車輛低速碰撞時的碰撞能量,最大限度減少對車身縱梁的損傷,保護主承載結構,降低維修成本。車門防撞梁一般布置在車門結構中,吸收側面受到撞擊時的碰撞能量,盡量保持車門鉸鏈不動,車門仍然可以打開,人可以及時脫離危險。現代乘用車發生碰撞時,前車身骨架形成吸能框架結構,通過結構變形吸收大部分沖擊,剩余能量繼續傳遞回中央客室主承力結構。主要承重結構是由A、B、C三根立柱組成的安全箱,由熱成型超高強度材料焊接而成。抗沖擊能力強,使乘客艙形成一個相對安全的區域。大量的碰撞試驗表明,當汽車以48km/h的速度撞擊固體障礙物時,發動機艙的長度會被壓縮30% ~ 40%,而乘客艙的長度只會被壓縮1% ~ 2%。側面結構主要受B柱撞擊,車門內防撞梁是輔助結構,但不能缺。為了實現盡可能減輕重量的功能,防撞梁一般由金屬通過沖壓、鍛造和焊接制成空心管狀結構。現在很多都簡化成雙層甚至單層,尤其是后防撞梁,一般都很薄。車門防撞梁一般采用板材沖壓材料與門內板連接,有一根內鋼管和兩根的結構。前保險杠橫梁和側保險杠橫梁都是被動安全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革命性的新結構出現之前,它們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再好的安全結構,唯一安全的辦法就是開車不要超速。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