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買新車,開到家發現維修過,男子該如何維權?
4月16日,瞿先生在上汽大通濮陽店花費將近9萬元購買了一輛新車,但他買完回家不到兩小時,就發現自己買的這輛新車竟然是輛“事故車”,車上有明顯的的維修痕跡,兩臺燈的型號也不匹配。
消費陷阱在任何國家、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不可避免地客觀存在,汽車消費陷阱自然也不例外。對于國內的消費者來說,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購車。因此,上當受騙的事情時有發生。4月16日,瞿先生在上汽大通濮陽店花費將近9萬元購買了一輛新車,開回家后沒多久就發現這輛所謂的新車其實是維修過的“事故車”,瞿先生隨后將這一情況反饋到4S店,4S店竟然表示不知情,并進一步反饋給了上汽大通廠家。剛買的新車變“事故車”,可想而知瞿先生的心情有多么的糟糕。
針對瞿先生這一事件,有律師表示,如果商家故意隱瞞事故車當成新車銷售,則涉嫌欺詐。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費用的三倍。 因此,我們一旦遭遇類似這類的消費陷阱,要第一時間保留證據,找商家協商賠償,協商不成的,可以通過起訴來解決,避免自己的財物遭到損失。
對于第一次買車的消費者,在購買新車時一定要注意驗車,最好要請懂車的專業人士幫助查驗。消費者提車前注意要查看車輛的“身份證”信息,檢查車輛外觀和內飾,試用車內所有的軟硬件配置,查看車輛維修保養記錄,一般如果不是新車,多少都有一些維修的痕跡存在,不難以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