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熱血之秋 我與哈弗F7的莫斯科開掛之旅
【太平洋汽車網(wǎng) 文化頻道】還記得小時候聽過的那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嗎,其實對于我們這一代(90后)而言,莫斯科的大名要比俄羅斯更加印象清晰,只知道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國的我們,早已把莫斯科作為一種精神傾注到生活當中去了。慣性思維讓我在初遇俄羅斯之前腦海里總是想到“戰(zhàn)斗民族”四個大字,但事實確是如此嗎?帶著這個疑問,我踏上了人生中的第一次俄羅斯之旅。
既然上了汽車網(wǎng)站看一篇游記,那就不得不提到車,當這輛車在俄羅斯,就不得不看看毛子。在此前我們已經(jīng)對這次哈弗F7走出國門的歷程以及在俄羅斯的所見所聞進行了一個非常詳盡的評測和采訪,如果想看大片兒的請狂戳下面的圖片,相信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當然如果看完《出海記》的小伙伴們如果還不夠過癮,只想看美景和“戰(zhàn)斗”的俄羅斯風情,那就不妨再點開下面的這段視頻,你想看的保證全在里面!順便再和大家透露個消息,在這篇文章之后,還會有哈弗F7俄羅斯圖拉工廠的系列文章與大家見面,敬請期待!!
作為一名出門在外習慣了開車的小編,臭毛病當然是需要滿足的,好在近年來自主品牌在鄰國大放異彩。經(jīng)過聯(lián)系,莫斯科的一家經(jīng)銷商借給我們一輛哈弗F7的試駕車作為此次出行的伙伴。
這輛藍色的小車已經(jīng)早早地在4S店的門前等著我們了,這家店的位置在高速公路旁邊,HAVAL的大招牌非常醒目,這里要給大家普及一個關于在當?shù)刭I車的小知識,除了像BBA這樣的大品牌以及兩大韓系品牌(起亞和現(xiàn)代)擁有獨立的4S店外,許多保有量較小的的品牌經(jīng)常與其他車型構成一個綜合經(jīng)銷商的方式進行售賣,所以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哈弗能夠擁有獨立的經(jīng)銷商系統(tǒng)實屬不易,基本上與國內的豪華品牌擁有同等的待遇了,這讓我非常意外。
拉達這個品牌相信老一輩兒的看官老爺都不會陌生,并且今年年初的時候我還看到了拉達的緊湊級越野車出現(xiàn)在了我國的天津港,售價大概在10W元左右吧,但經(jīng)過了解,這個性價比代名詞一樣的品牌在俄羅斯就相當于五菱的定位,所以無法將哈弗F7與之做出對比,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莫斯科這個地方這款車確實見到的幾率微乎其微,但哈弗F7卻在我從機場過來的途中偶遇到,你說奇怪不奇怪。
提車的時候當然要簽署一大堆文件,雖然俄語我是一竅不通,但整體流程各國其實都差不太多。在與銷售小姐姐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得知,這輛拉達Priora旅行車的車主即將在店里置換一臺哈弗!你們可以腦補一下身在異鄉(xiāng)的我,現(xiàn)場看到鄰國大叔將自家品牌的國民車置換為中國車的喜悅,那種感覺是由衷地自豪。
行駛在莫斯科市區(qū)的小路上,讓人想起《十二年》當中的一句經(jīng)典臺詞:“當我頭頂烈日經(jīng)過一條寂靜的小巷時,卻能深深感受到月光之下的煙火氣息。”原文講的是在北京胡同兒之中的夜市小攤兒,而在莫斯科讓我想到這句臺詞的原因是它們的汽車文化雖不及日本的浮夸,也沒有德國的嚴謹,但當紅綠燈亮起時,每個人都將腳下的油門用盡,當遇到行人時,又毫不吝嗇剎車的使用,即便再喧鬧的街區(qū),也不會因為著急而頻繁地鳴笛。但這一切并非文化差異的原因,而是國慶所致,相比之下我更喜歡國內的路怒,因為大家并不會搞出事情(俄羅斯街頭聽不到鳴笛聲,都是下車直接肉搏,親眼所見)……
記得當時玩兒《戰(zhàn)地》的時候,單機模式中“營救卡斯蒂瓦”的關卡中這輛嘎斯面包車最受人喜愛,雖然時肉眼可見的復古,并且能見度非常低,但并不能影響我們對它的好奇,估計這輛車拿到國內會是和大眾T1、T2一樣的玩兒法吧,可是原汁原味的嘎斯只是一輛工具用車,我一直認為回歸本質的東西最美,不接受反駁。
末日奔襲中的既視感有沒有?因為我們幾個無一例外都是“俄語盲”,所以聯(lián)系了當?shù)氐囊幻?ldquo;非職業(yè)導游”,從住的這地方就能看出真是找對人了,小區(qū)里的車都這么接地氣,很費解為什么我們的好鄰居都不太喜歡修車,因為一路上最慘的是后門都漏風了還在馬路上馳騁,這也是我們目前在莫斯科看到的最“戰(zhàn)斗”的景象了。
因為期間需要拍攝《出海記》這檔視頻欄目,所以我們與視頻組的同事相約在莫斯科西南部的體育中心會和,沿途遇到許多混搭的組合,將一路上的見聞隨手記錄下來的習慣是從2016年養(yǎng)成的,回家后翻出這些照片看來一遍,不同的是建筑風格和人文景觀,相同的是無論到了哪里都能見到老車出現(xiàn)在各個場合,不知道他們面對“年審”這件事是個什么反應。
在英國隨處可見的街頭健步者大多是年輕人,而俄羅斯則是男女老少一起參與的,在這個大公園內其實除了塑膠跑道并沒有其他健身器材,但如果你仔細觀察就不難發(fā)現(xiàn)老百姓自發(fā)研究出的“野路子”,比如利用廢棄的燈桿作為引體向上的橫桿(此處請允許我佩服一下燈桿用料,傻大黑粗的特性被利用得淋漓盡致)……
說這里是個浪漫的地方絕對不為過,想象一下纜車組上只有兩個人的情景就覺得擁有了整個世界……別誤會,我是想說偌大的公園里雖然配備了纜車這個物件兒,但放眼望去里面空空如也,想來他們是更愿意用自己的雙腿去親自體驗登頂?shù)臉啡ぐ桑睾右蝗荷僬f5km,你們節(jié)奏慢我知道,受我一拜。
會合后視頻老濕們和園靜姐姐一起在準備臺詞和拍攝所需的設備,其實這張圖只是想告訴大家媒體這一行其實真的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輕松,光鮮的一面留給大家,看的就是個舒心,但一個姑娘頂著30°的高溫背著兩臺單反和一個三腳架真是不容易。不過因為熱愛恪盡職守也算是一種幸福,關于幕后的事情就點到為止了,說多了矯情。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苦B環(huán)節(jié),請自行百度,度娘會告訴你一切。
當?shù)貢r間是比北京時間慢上幾個小時的,第一天起飛和落地的時差會讓你覺得非常舒服,因為實際8個小時的航時會使人產(chǎn)生只飛了兩個小時的感覺,但當一天的工作結束的時候整個人就變得筋疲力盡了,尤其是當你一邊開車還要一邊想著素材的事情……熬夜使人愚鈍,收拾設備回屋睡覺嘍。
返回酒店的途中見到的一臺老車,在夜幕之下顯得與眾不同,車主是一名滿頭白發(fā)的老爺子,下車后徑直走向后面的商場,看到此時此景我在想,如果一輛車能陪伴自己度過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并能在有生之年長久地擁有它,那這段感情一定會伴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更加彌足珍貴。
我深信一個身處異鄉(xiāng)的人,他的精神層面一定是緊張且興奮的,這直接導致了無論多累多困都還是會早起,即使他平時有賴床的習慣……別猜了,我就是在說自己。莫斯科的清晨是能讓一個在工作中精神緊繃的人完全放松下來的,因為在8點之前你不會看到滿眼的尾燈和匆匆的人群。要是能有個像樣兒的早點就更完美了。嗯,可能我還沒睡醒。
因為當天中午之前要前往一處位于莫斯科東北部的天然越野場地拍攝視頻素材,所以趁著早上《出海記》的動態(tài)拍攝告一段落后,我們得先找個地方加油,雖然語言不同,但是只要有“票子”,到哪兒都好使。
最終我們在市中心最大的商場對面找到了一家還算人少的加油站(為了避免語言不通導致后面同學的等待),95#的汽油標價45.6盧布/L,這就意味著相當于國內價格的一半水平……想想家門口馬上突破7塊人民幣的92#我就有點兒控制不住自己。
別的地方我不敢說,但在莫斯科我們只遇到了兩種加油模式——自助(無人)加油機和自助(有人)加油機。與國內的加油站方式不同,在自助機上定額加油的好處是能夠免去找零的時間以增加效率,但不好的一點就是永遠都不會出現(xiàn)滿箱跳槍的情況,不過因為我們不太會用這個機器,所以加油員破例收了現(xiàn)金。
標號92#的汽油只需41.8盧布,真的是良心價格,我們加了30L也才花費了1254盧布,也就相當于100出頭的軟妹幣吧,想起信號燈變綠后狂踩地板油的俄羅斯大哥大姐們,又抬頭看看面前的油價,我好像明白了一切。
每個加油站都有很多汽車周邊的產(chǎn)品,不像國內只有一些燃油寶和手紙之類的東西,我手上拿的這些相片雖然不便宜,但做工相比國內一些廠家的產(chǎn)品確實厚實了不少,并且掛繩也挺講究的,直接就能掛在后視鏡的接口處,不需要每次都進行“套繩兒”的游戲。
第二個體現(xiàn)“戰(zhàn)斗”的地方就是我們的鄰國友人們對于下雨這件事一般都是非常淡定的,當天下著毛毛細雨卻不見路人打傘,商店里賣的衣服也基本都是帶二級防水功能的沖鋒外套,遇到這種天氣直接把帽子一戴就算大功告成了,如果雨下的不是很大還勁兒勁兒地打個傘,可能大家都會偷來異樣的目光。所以雖然我并沒有這樣的裝備,但為了融入進去,硬著頭皮也得淋著。哦對了,其實這張圖是想說后面的那輛加長的勞斯萊斯是輛婚車,原來俄羅斯人也講排場。
小超市里隨處可見國寶級“飲料”——伏特加的身影,雖然對于我這樣不喝酒的同學來說它的味道和二鍋頭差不了多少,但色彩豐富的包裝和頗具創(chuàng)意細胞的造型還是讓它成為了我回國禮品清單里重要的一員,不過每人最多只能帶上三瓶。
礦泉水的包裝看上去挺豪放的,不過厚度確實讓人不敢恭維,我覺得可能是為了環(huán)保吧,這里的水最便宜的也就合人民幣幾毛錢,最貴的可能要嚇掉各位看官老爺?shù)南掳土耍繙y最“尊貴”的價位達到了470盧布,依云你學學人家!!
買水這件事對于我們來說當然是價格越吸引人越好,畢竟再貴的礦泉水也不會真的喝出甜味兒,1L容量的“性價比之選”售價親民,最適合我們這種出門在外卻省吃儉用的勞苦大眾,因為害怕路上的物料無法補充,所以我們一狠心買了兩箱備用。
路上因為語言不通并且路線不夠熟悉,耽誤了一些時間,午飯基本就在快餐店解決了,從落地到現(xiàn)在我們都只吃了酒店旁邊的漢堡王,別問我為什么,因為他的中文菜單作為國人的一盞明燈還是非常稱職的。
雖然是一樣的KFC,但點餐的時候還是發(fā)現(xiàn)了個性化的菜單,雞肉卷這東西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從墨西哥出來的,但現(xiàn)在的墨西哥人卻不怎么吃這些東西了,反而將這類簡單的快餐火遍了歐亞大陸,巨無霸形態(tài)的雞肉卷應該是KFC的獨家作品,配上一杯香草味兒的可樂,是一種與眾不同的體驗。
匆忙趕路的結果就是迷路,在莫斯科的郊區(qū)路段,因為網(wǎng)絡的原因我們的手機導航出現(xiàn)了一些小故障,并且由于中午的陽光不太友好,所以過熱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所以尷尬的事情出現(xiàn)了,但因禍得福的是我們找到了一條非常寬闊且沒人沒車的馬路,有點像美洲大陸上那條傳奇且溫暖的66號公路。
路面從高處俯瞰是平坦且開闊的,視野不錯,這條公路的總長大概有10km的樣子,從主駕的視角看過去則別有一番風味,高低起伏的路面會讓人有一種“通天”的視覺效果。在秋天,道路兩側還可能看到一些馬鹿這樣的小動物,前提是你足夠幸運。
現(xiàn)在國內外,基本你想去的地方無論遠近總能找到一條路況極佳的柏油路面,所以如果不是專門去挑爛路走,城市SUV就足夠了,并且在這種能夠領略大自然獨特風光的異國開著一輛屬于我們自己國家品牌的汽車,那種感覺是無以言表的,但這種美好總是短暫的,開著開著我們就發(fā)現(xiàn)不對勁了……
無意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俄羅斯的F1級別的賽道,在剛剛過來的路上我們看到了不少的“騎士”在那條公路上享受著風和自由,但大多數(shù)都局限于印第安偵察兵、哈雷883這種偏向于公路的巡航車。但和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一樣,在俄羅斯這個國度里,有閱盡繁華追求自我放逐的大叔,也有追求腎上腺素飆升的年輕車手,多元化發(fā)展總是汽車文化中重要的一環(huán)。
MOTOGP這項賽事在世界范圍內的受歡迎程度不亞于汽車中的WTCR,都說車手是要從小培養(yǎng)的,但又有多少家庭多少人愿意為此付出呢?不同于我們所熟知的賽道日性質,這個賽道是平日里專供車手和業(yè)余車手練習使用的,采用單節(jié)計時制,費用也非常親民,折算下來大概116元人民幣一節(jié),這樣的價格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成本算是非常低了,大部分喜歡的人都能玩兒得起。
我們都知道,在賽道中行駛的車輛是不需要牌照和手續(xù)的,所以一般咱們看到的都是世界頂級的仿賽車型,排量也從150cc到1200cc不等,組別不一樣,不是排量小的就不是好車,想當年羅西和馬奎斯也是從150cc組別跑過來的。說句特別有感觸的話,俄羅斯的太陽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那種氣溫不高但陽光特別強的感覺估計大家都明白,所以沒耽擱多久我們就再次踏上了前往越野場地的“征程”。
每次提到“越野場地”這幾個字我腦海里就會浮現(xiàn)出那種鐵架子測試場的畫面,但當我真正站在這里的時候卻被眼前的環(huán)境所震撼,雖然不是那種大河山川的美景,但該有的科目一個沒少,并且還都是天然的,這對于我們此行的好朋友哈弗F7可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
因為當時《出海記》節(jié)目拍攝的需求,我們要駕駛這輛試駕車將場地內全部的“科目”全部探一遍,車輛行駛過的位置有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因為剛剛下過雨的緣故再加上沙土的質地比較松軟,開到一半的時候左前輪塌陷了一平米左右的樣子,這可把我給嚇壞了,因為車里的司機就是我……
犬科動物的腳印了解一下!在我下車查看路況的時候,偶然間發(fā)現(xiàn)了車輪旁邊的動物足跡,當然了我是很安全的,所以沒什么可擔心的地方,不過從此可以看出俄羅斯境內對于野生動物的保護還是非常到位的,雖然會有野外狩獵的情況發(fā)生,但起碼人與動物還是能夠在一個世界中和平相處的。
然而拍攝的第一個鏡頭就讓我腦仁兒疼,說老實話我是一個沒什么越野經(jīng)驗的人,術業(yè)有專攻嘛,在一個濕滑的路面上眼睜睜地看著面前這么陡的一個上坡,擱誰都得發(fā)怵,不過好在這輛哈弗F7配備了四驅系統(tǒng),我們才能將想要取得的素材順利完成,讓我驚喜的是這款車面對角度超大的陡坡時并沒有出現(xiàn)吃力的情況,而且也沒有托底。
接下來是一段沒什么難度但非常考驗駕駛者路線選擇的科目,我突然有一種在考取拉力賽照的感覺,因為這并不是在測車啊,完全是對我的一個考驗。在這種崎嶇且坑洼不平的鄉(xiāng)村土路上行駛時,穩(wěn)住油門輕點剎車是必備的技能之一,因為一個不留神就可能讓你推頭導致車輛沖出路面,看似平淡實則危險。
交叉軸是越野測試中永遠讓人最感興趣的環(huán)節(jié),所以這次拍攝自然也不會放過,不過不同于以往我們在特意搭建的場地中測試的情況,這里的交叉軸都具有強烈的野性,沙地上坡對于一般的SUV來說就非常困難了,更別說是交叉軸這種考驗四驅性能的科目,那么各位能腦補出當我開著一輛城市SUV行駛在沙地的上坡時還偶遇了交叉軸的心情嗎?
我們的小美女園靜妹妹當然也要來一圈兒越野體驗,畢竟錄了一上午節(jié)目還是非常辛苦的,其實在汽車媒體這個行業(yè)里,主持人不單單要能有邏輯地口吐蓮花,還得有過硬的駕駛技術,無論什么工作,當你看到幕后的花絮時基本都是苦澀的味道,不過話說回來,為了自己喜愛的事情而奉獻自己的青春的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雖然在車內的感受是安逸的,但當我走出車外看著左后輪離地的一刻,才發(fā)現(xiàn)小角度也能迸發(fā)大力量,開始的時候是右前輪離地,隨著四驅系統(tǒng)的介入,車輛向前蠕行后變成了左后輪離地,整個過程是非常柔和的,說明哈弗F7這款車的重量分布還是比較均勻的。其實出門在外,并不看一輛車的豪華感以及品牌價值,可靠耐用才是自駕的靈魂。
伴隨著天空上的一道閃電,天上又下起了毛毛雨,而此時我們的拍攝進程僅僅進行了一半兒,不過就是有了這場雨,才誕生了上面這張張力十足的圖片,在泥濘的路段行駛時一定要注意這種水坑,因為一個失速就會導致陷車,并且在不熟悉路況的情況下還是不要輕易沖過去的好。
不光是接近角和離去角,車輛的離地間隙也是衡量一輛SUV通過性的重要指標,在以往我們對評測的認知中,車輛的越野性和通過性總被混為一談,但如果將綜合越野能力分開來說,還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那么對于哈弗F7這款車來說,四驅的越野能力已經(jīng)得到了證實和認可,離地間隙當然也是不在話下的,只要找好行進的路線和角度,在這條天然的越野場地內幾乎是不會有托底的情況發(fā)生的。
臨近下午,越野路段素材的拍攝也算告一段落了,經(jīng)過一中午的“摧殘”,這輛車的外觀已經(jīng)疲憊不堪,如果剛才不下雨的話,可能都不會認出這是一款什么品牌的車型了。好在天公作美,在加油的路上見到了一個加油站提供水槍的設備以供汽車加水及清潔,也理所應當?shù)爻蔀榱诉@輛車顏值的救命稻草。
平常在國內做試駕評測拍攝的時候自己洗車的情況也不少,但獨立完成整個兒流程的機會并不多,頂著正午33度的高溫蹲在發(fā)動機旁邊洗輪轂確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當然和自己朝夕相處的“戰(zhàn)友”一起完成一件平時沒有機會去完成的事情也算得上幸運,不過在完成這件事后,我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對比一下付出的勞動,國內人工洗車50元一輛真的不算貴。
回程的路上已經(jīng)開始有了堵車的跡象,在高速上馳騁了160km后,我們終于回到了莫斯科市區(qū),為了能夠近距離地感受這座有故事的城市,我們選擇了一條完全不熟悉的路線,碰巧在一個紅綠燈的地方看到了世界名槍之父,AK47便是途中大叔所發(fā)明的,據(jù)說當時他只是為了俄羅斯部隊能擁有真正的高性價比步槍,并沒有想到用它賺錢,所以也就沒申請專利,當然也更沒想到這款物美價廉的全自動步槍現(xiàn)如今能夠在中東地區(qū)大放異彩。
回到了市區(qū)的哈弗F7明顯有了更加從容的表現(xiàn),較優(yōu)的隔音效果讓它在走街串巷中擁有一個靜謐的行車環(huán)境。想來莫斯科也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在我們所謂“高峰期”的下午,城市主干道上堵到懷疑人生,但如果你動動手指轉移到旁邊一公里的小路上,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還是有一條寬敞且車少的路段供我們選擇,不知道為什么他們都一窩兒蜂地擠在一條路上無法自拔。
之前去過莫斯科的朋友對這個地方應該不會陌生,位于紅場附近最近的居民區(qū)便是這里,老城區(qū)作為當?shù)卣攸c的保護對象,對于原貌的保留非常之多,街道當然也相對較窄,停車資源的匱乏讓這個城市的停車費變得特別貴,但與世界上大多數(shù)車輪上的國家一樣,這個社會從來不缺有錢人,當務之急也從糾結費用變成了盡快找到一個可以停進去的車位。
這個歷史悠久的廣場附近有不少巡邏的兵哥哥,不同于執(zhí)法的兵種,他們大多不會配槍,雖然不知道具體的職責是什么,但看年齡和舉止應該是那種預備役或是學校里出來拉練的同學,當然得天獨厚的身高優(yōu)勢讓他們看起來還頗有幾分大兵的味道。
下過雨的街道里沒什么游客,可能大家都急于前往更出名的景點進行打卡游了吧,但我認為一個有著濃郁歷史色彩的地方,迷人的不僅僅是它的建筑,更多的還是人文和一些抽象的感覺,這種東西是融入到當?shù)匕傩盏纳町斨械囊环N不可或缺的精神,并不是只有熱鬧的地方才能喚起對故事的回憶。
世界上有兩個物種特別普及,基本在哪里都不會陌生,一個是麻雀,另一個就是老鼠,紅場周圍生活著不少我們在國內看到的那種“家雀兒”,因為在廣場上的鴿子每天都生活得很幸福,過往的游客大多會選擇駐足投喂一會兒,這些可愛的機會主義者當然愿意主動去分一杯羹。
生活在這里的鳥類基本上在我們目力所及范圍內的都不怕人,本來人們來這里是喂鴿子的,可能越來越多的麻雀知道這里后慢慢地這項活動變成了喂麻雀。其實是不是這里的“常客兒”很好分辨,這些鳥不是不會飛,而是撐到飛不動,看體型就知道。
隨著我們的位置離紅場越來越近,人群也開始密集了起來,這座古老的歐式建筑在時光的雕刻下顯得沉穩(wěn)而不失氣勢,雖然并未對外開放,但由內而外散發(fā)出的迷人的年代感讓人久久不想離開,也許這就是一座老城的魅力所在吧。相比一些東南亞的度假勝地和大商場來說,我更喜歡這里。不是說它們不好,而是禁得起推敲的物件兒在歲月的沉淀中更有意思。
這些古老的建筑經(jīng)過歷史長河的洗禮后,有的僅僅保留了最原始的風貌,也有比較幸運的那些將自己鮮活靈動的一面展現(xiàn)給了一代代來此感受莫斯科文化的世人,但年久失修導致的墻體開裂還是不可避免地印在了它們的身上,做修繕還是必要的,只不過沒必要像國內的景點一樣修過了頭,變成一件赤裸裸的藝術品并不是它長存于世的期盼。
但莫斯科不僅僅只有老舊的房屋和古板的人,現(xiàn)代藝術的熏陶和城市規(guī)劃讓它也慢慢將獨特的回憶變成了現(xiàn)實,一些不出名的街道在近年慢慢被嶄新的面貌所取代,雖然街道還是那么狹窄,也還是一眼望不到頭,但新的就是新的,故事還要留給時間去撰寫。
莫斯科最著名的地方莫過于紅場。1922年蘇聯(lián)成立并定都莫斯科,紅場成了蘇聯(lián)的政治中心而名揚天下。紅場地面全部由古老的條石鋪成,紅場南北長將近700米,東西寬不足150米,并不十分寬大,看慣了北京天安門廣場上海人民廣場,不免感覺紅場有點局促。不過廣場的局促并不影響它成為世界上最知名的廣場之一。
因為我們前往參觀的時候正值紅場舉行隆重的軍樂表演活動,所以在這周圍很多地方都被鐵柵欄圈起來了,紅場西側是克里姆林宮的紅墻,紅墻中間位置便是列寧墓,排隊的人很多,目測隊伍得有好幾百米長,其中有不少中國游客,但是看到的更多的是俄羅斯父母帶著孩子進行教育活動,這種氛圍還是挺好的。
圣瓦西里教堂前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雕像自1812年建成至今已經(jīng)屹立了200余年,1612年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率領軍隊打敗了入侵的波蘭軍隊從而解放了莫斯科,為了紀念他們,1812年由伊凡·馬爾特斯設計在瓦西里大教堂前建造了他們的雕像。
相比于國內泛濫的共享單車,莫斯科則提供了電動滑板車這種玩樂性質高于實際作用的公共交通工具,雖然借還都要回到同一個地方,但不高的租賃價格以及設施的品質都是非常實惠的,其實這種東西主要還是面向國外的游客,畢竟在這里騎摩托開車都是需要駕照的,而滑板車不用。
路線的重要性在這里就被無線放大了,因為提前沒有做好游覽路線的功課,導致了在參觀紅場的時候走了不少冤枉路,本來應該按照順序參觀的,但我們憑個人興趣來轉確實在效率上有些不盡人意,所以出門之前把攻略做足真的是太重要了。
紅場的北面為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博物館正門有一尊高大的青銅雕像,那是二戰(zhàn)英雄朱可夫。雕像中的朱可夫身騎高頭大馬,身板挺直,目光炯炯。他胸佩勛章,腳踩納粹盔甲,顯示無往而不勝的氣概。朱可夫在二戰(zhàn)中,從莫斯科保衛(wèi)戰(zhàn)到攻打柏林,指揮幾乎所有重大戰(zhàn)役,立下赫赫戰(zhàn)功,俄羅斯民族有理由永遠緬懷他。
無名烈士墓位于紅場西北側克里姆林宮的紅墻外,深紅色大理石陵墓上是一座鋼盔和軍旗組成的青銅雕塑,墓前有一個凸型五星狀的火炬,五星中央噴出的火焰,象征著烈士的精神永遠光照人間,為了緬懷在戰(zhàn)爭中為了國家而犧牲的戰(zhàn)士而建造的集體墓。
火炬旁有軍人持槍守衛(wèi),這是俄羅斯第一崗。我們趕到時正逢整點衛(wèi)兵換崗。嗒—嗒—的腳步聲從圍墻邊傳來,衛(wèi)兵手托半自動步槍,邁著正步緩緩走來。衛(wèi)兵表情嚴肅,踢腿時腿繃得筆直,莊重神圣而威嚴。在世界好多地方看過哨兵換崗,除了我國的三軍儀仗隊外,無名烈士墓前的換崗也算得上是非常精彩了。
在莫斯科的這幾天我發(fā)現(xiàn)俄羅斯人用車與國人有著截然不同的理念,像這種一家三口擠在一輛雙門車里的家庭很常見,運動型轎車在這里非常受歡迎,在這其中兩門版本的尤其突出,可能那個時代的車型上也并沒有配備安全座椅插口這種人性化的配置吧,小孩子坐在不寬敞的后排不也挺開心的,重要的是安全理念,配置能救人但卻避免不了安全隱患。
其實出差這幾天我一直在觀察一種現(xiàn)象,首先我要說國外的交通環(huán)境真的沒有國內好,其次是我們的外國友人也會選擇性地效率闖紅燈,但前提是不影響綠燈通行汽車的正常行駛的情況下,這里的駕駛員通常也會禮貌地讓行,這種行人與駕駛者的關系其實是個很微妙的平衡,互相尊重很重要,其次才是效率。
紅場旁邊的莫斯科河與這個城市共享一個名字,對于莫斯科來說,這條河就和英國的泰晤士河一樣,有著很多段傳奇的故事,但最重要的是其連通了多地的商業(yè)系統(tǒng),莫斯科雖地處內陸,但由于莫斯科運河將莫斯科河與伏爾加河相連,水上交通可直達海上。目前除了大量的商用船只外,也有不少高檔酒店提供不同等級的船上觀光項目。
在橋上我們偶遇了一對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在莫斯科,有不少情侶都會將未來的婚紗照地點定在這里,因為就像北京的故宮一樣,是生長和養(yǎng)育以及歷史文化傳承的紐帶,也是兩個人故事的開始。來往的人非常多,在拍攝中途還會為他們送上誠摯的祝福,眼前盡是美好,看得我都感動。
相比圣瓦西里大教堂,這個位于莫斯科河對岸的小教堂就稍顯樸素了,不過純白的墻體搭配灰色的屋頂,顯示出一所教堂應有的純潔的簡約,平日里會有零散的教徒來此禮拜,綠蔭之下這一抹白色顯得如此清新脫俗。
紅場北側的是莫斯科非常火的一條步行街,不光是游客們會來此打卡拍照,莫斯科本地的老百姓也時常來此散步。這里就像北京南鑼鼓巷的胡同兒一樣,各式各樣的小商品店只有你想不到的,但進去絕不會讓人失望。
在我們停下腳步傾聽街頭歌手天籟之音的時候,一群小姐姐迎面向我們走來,其實接觸了幾天發(fā)現(xiàn)俄羅斯人也并非古板無趣,陌生人見面也會親切地點頭打招呼,不過要注意的一點是這里提供服裝拍照服務,如果有那種奇裝異服的表演者站在你身邊,一定不要舉起手機拍照,因為馬上他們就會找收費的,刪掉也不好使。
每一個來過莫斯科的人可能都有著相同的感受——俄羅斯不只有套娃,步行街的展示櫥窗內有不少當?shù)氐奶厣‘a(chǎn)品,不過也不乏一些昂貴的小手表和手工飾品,不過這些店家大多是以展示為主,雖然物價比非旅游區(qū)貴上不少,但還不算離譜兒,如果喜歡的話還是可以考慮購買的,畢竟出門在外,時間就是金錢。
如果身處其中,還沒逛到最后一家店便急匆匆地踏上歸途,那一定會讓人后悔很久的,因為在步行街的盡頭有一家熊類制品專賣的路邊小鋪兒,包括熊油和熊肉、馬肉罐頭之類的一些平常你絕對想都想不到的好物,價格也絕對不算貴,一小罐熊肉罐頭大概也就折合人民幣160塊錢,買一罐嘗嘗鮮何樂而不為呢?
第二天一早我們便出發(fā)前往伊爾庫茨克凱旋門附近拍攝槍械素材,路途中見到了非常壯觀的一幕,街道兩側人頭攢動的畫面讓我們這一車人困意全無,浩浩蕩蕩的隊伍大概有兩公里長,不知道還以為有什么大事件游行呢,后來經(jīng)過詢問原來是教徒門集體前往教堂做禮拜,真是開眼界,宗教的力量太強大了。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無疑是一天當中最讓人心曠神怡的場景了,來到莫斯科這個城市三天了,第一回見到這么痛快的陽光。因為是周末,所以即使在早上10點鐘道路兩側也并沒有太多趕路的車輛。這著實讓我們松了口氣,因為今天要前往的地段可以說是莫斯科最擁堵的一個地區(qū)了,光是想想都發(fā)怵。
這家射擊場館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一個小巷內,周圍停放的車輛只有極少數(shù)是此處的居民,大多是遠道而來專門體驗射擊的年輕情侶,在俄羅斯是沒有年檢這么一說兒的,所以大家都很樂忠于把自己的座駕打造成獨一無二的造型的,面前的這輛涂鴉拉達便是一個典型的案例,獨特的涂裝外加凸顯年代感的鐵銹也算是對經(jīng)典的一種延續(xù)。
射擊場的門臉不大,看起來就像是買賣軍火的黑市一樣,進入大堂需要盤問很多關于身份的信息,本地人來此體驗也并不容易,比如需要介紹信和證明之類的,如果經(jīng)常來還可以辦張會員卡,大概65萬盧布一年,隨便打什么都可以,當然這種土豪級別的槍王還是屬于少數(shù)人。
在店內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展示槍支,種類也是非常多的,并且提供日常室外射擊練習的槍支,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氣狗”,只不過是由二氧化碳推動發(fā)射鉛彈的一種模式,射程大概在20m左右,不過這樣一把槍非常實惠,1730盧布便可以帶它回家,什么?你沒聽錯!就是大概100多人民幣,而且這種槍基本都是孩子玩兒的,不過話說回來,鉛彈也是可以對人體造成極大傷害的。
為了方便國內游客體驗射擊帶來的強烈刺激感和戰(zhàn)斗欲望,射擊場內提供了完整細致的中文槍械清單及價格。為了拍攝效果我們選擇了98K、格洛克17以及AK47三把不同風格和定位的槍支,先不說價格,就這槍械種類就比國內強百倍,這個沒什么可矯情的,爽就是爽。如果你在東南亞打過槍,就一定能發(fā)現(xiàn)這里的價格就跟白給一樣。
擺在休息區(qū)開關旁邊的歐洲野豬標本
店內用作展示的野豬標本,像這種動物頭部標本和全身的標本基本在莫斯科的每個射擊場都能見到,而且據(jù)店主透露,這些不是外面直接購買的,而是自己在狩獵時期的戰(zhàn)利品,只不過拿到外面加工再擺回來的,雖然很殘忍但聽著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但現(xiàn)在這種行為已經(jīng)被俄羅斯明令禁止了。
被高高掛起的雄性明格倫利山羊標本
融入俄羅斯人服裝里的俄羅斯紫貂標本
大堂里最顯眼的基茲利亞爾禿鷹標本
大堂正中央的棕熊標本
如果前面沒有被震撼到的話,這張圖估計能讓人為之一振了,作為俄羅斯的靈魂動物,棕熊的地位總是至高無上的,所以正中央的C位當然是給這位大佬保留下來,有它在這里怒視正門,就算真的遇到非法分子,估計他們也會掂量掂量。
確定槍支種類和彈夾數(shù)量后,還需要簽署一份保證書,然后就是刷卡、拿槍、教學、一頓啪啪啪的流程了,因為這里是莫斯科市內三家私人射擊館中管理最嚴格的,所以拍照這件事當然是不可能的,你們腦補一下我咧著嘴連發(fā)AK47的樣子就好,不用太過高調。
臨近黃昏,我們一天的拍攝也即將結束,也是此行最讓人激動的一個行程,下午5點的莫斯科還依舊保持著它那安靜的模樣,只不過街上的商場和小店慢慢點亮了這座城市美麗動人的夜生活。
有人說莫斯科沒有眼淚,那是因為卡捷琳娜的堅持和信念,但又有人說莫斯科是個有情有義、有血有肉的俄羅斯縮影,在這座城市里你能看到路邊淺唱的街頭藝人,還能發(fā)現(xiàn)其實白領與工人也能手握一瓶伏特加暢飲通宵,而最重要的,則是生活在這里世世代代的俄羅斯精神。(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wǎng) 鄭鵬展)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