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品牌 一文讀懂Genesis捷尼賽思
說完了目前Genesis現(xiàn)有的量產車型外,在去年11月份舉辦的第二屆進博會上,Genesis還帶來了一款概念車,它叫Mint(薄荷)。這款車定位于純電動轎跑車,此舉也說明Genesis對于未來的新能源出行已經開始著手做準備了。該車的全車設計由現(xiàn)代汽車集團在美國、德國和韓國的三個設計工作室共同打造,可謂包含了全球最主流的設計思路。
Genesis Mint的車身外觀設計整體很激進,偏向于跑車的設計也很符合現(xiàn)今的審美方向。啞光綠的車身顏色也很符合其Mint(薄荷)的命名,看上去很脫俗且清爽。由于其電動車的特殊性,前中網便被密閉設計所覆蓋,全LED的大燈造型有點像法拉利超跑的設計,很有戰(zhàn)斗感,而日間行車燈貫穿車頭的設計也很巧妙。
側面的車身腰線增添了不少運動氣息,外擴的后輪眉也讓整車更為的立體,五幅蜂窩狀輪轂很有未來感,且大尺寸的輪轂更具運動感。Genesis Mint的車頂線條非常優(yōu)美,配合懸浮式車頂,讓整車不僅舒展還很別致。尾燈的設計與前大燈相呼應,同樣采用貫穿設計,很有未來感。
內飾部分,Genesis Mint概念車大面積使用了棕色真皮材質,復古之余不乏豪華感。上下均采用扁平化設計的方向盤很運動,中控位置的設計很簡潔,并沒有采用中控大屏幕,而是被多個物理按鍵所替代。此車的車頂采用了全玻璃材質,突顯其概念車的身份,而尾門的開啟方式也算是相當獨特了。
官方表示,采用純電動驅動的Genesis Mint,其續(xù)航里程可達200英里。
看完了Genesis旗下目前所擁有的車型后,我們來聊聊其目前的市場表現(xiàn)。雖然Genesis之前有過短暫的中國游經歷,但眾所周知,其并沒有成功在中國市場立足,可這并不代表其在韓國本土的地位,作為韓國為數(shù)不多的高端豪華車品牌,其在本國的地位還是舉足輕重的。與此同時,就在2016年,Genesis開始了北美之旅,那這四年的北美之行表現(xiàn)如何呢?由于更名之前的“捷恩斯”在美國的口碑就不錯,隨之更名后又攜旗下G90、G80和G70三款新車型產品亮相,這下Genesis算是逐漸打開了美國本土市場的大門。我們拿2019年的一組數(shù)據(jù)來說明,Genesis當年在美國的銷量達到了21233臺,同比增長了106%!任何說辭都沒有銷量有說服力,這也證明目前Genesis在美國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另一方面,在2018年美國《消費者報告》中,Genesis的消費者綜合滿意度和反饋要比奧迪、雷克薩斯和寶馬等豪華品牌還要靠前!而在J.D.Power最具吸引力汽車品牌排行榜里,Genesis也連續(xù)幾年排在靠前位置。
據(jù)可靠消息,Genesis會在今年攜旗下大部分車型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到時也會用“捷尼賽思”這個全新命名,那“捷尼賽思”能否重整旗鼓,在中國市場立足呢?我個人覺得此行并不樂觀,主要有三點問題會導致其在中國市場上受挫!
1.品牌知名度較低,難免被消費者看成廉價品牌
眾所周知,韓國現(xiàn)代起亞常年在中國市場的表現(xiàn)一般,逐年下滑的銷量就已經證明了這點。并且現(xiàn)代起亞幾乎就成為了“廉價”的代名詞,缺少品牌價值和地位,身為現(xiàn)代旗下的“捷尼賽思”很容易被歸為“廉價車”的行列。
2.中國消費者很難對“韓國制造”產生興趣!
自2010年正式取消進口車后,現(xiàn)代集團就長期忽視了在中國本土的品牌建設,其品牌在全球領先的品質、技術、科技和安全性,在國內幾乎沒什么人了解。這次的“突然襲擊”,在短時間內不會讓國人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更不會有超強的購買欲!同級別、同價位里,相信還是很多人選擇BBA,甚至是二線豪華品牌。
3.二度入華后,很有可能加入到“價格戰(zhàn)”中
目前中國汽車市場正在“消費升級”的增長期,BBA三家的占有率已經超過了70%,二線豪華品牌的生存空間非常有限,價格戰(zhàn)也是愈演愈烈!“捷尼賽思”作為二度入華的豪華品牌,你相信其一進入就能和BBA相抗爭么?反正我是不信,那剩余的30%市場簡直太刺激了,我相信“捷尼賽思”難免會被卷入國內的價格戰(zhàn)之中!到時真的是兇多吉少了!
此文觀點僅代表我個人。說實話,作為擁有過幾臺豪華品牌旗下車型的我,是一定不會選擇“捷尼賽思”這個品牌的,就算其入華后會有大幅的優(yōu)惠,也不會考慮選擇,畢竟優(yōu)惠越大,其市場保值率也越低,沒必要放著同級別價格相差無幾的傳統(tǒng)豪華品牌不買,去買一臺“捷尼賽思”!(文:太平洋汽車網 楊震)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