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生日快樂!3500萬輛高爾夫背后的故事
【太平洋汽車網 文化頻道】如果要用一臺車代表一個品牌,或許你會聯想到保時捷有911、寶馬有3系、豐田有卡羅拉......按此邏輯,大眾答案必然是高爾夫。因為它加個尾巴就是速騰,縮小一號成了POLO,放大一點是嘉旅,拍扁了叫尚酷,拉長點是帕薩特,再改個名叫邁騰,升高底盤是途觀等等。到最后掰扯完了才發現,大眾真的只有一款車,Golf。
除了衍生車型千變萬化外,原來高爾夫在46年里賣了3500萬輛,在汽車歷史總銷量排名第三,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汽車之一,相信這會是它46歲生日收到的最好禮物。作為大眾口碑與銷量雙豐收的C位,每一代高爾夫背后都有著不同的故事,每一次更新迭代都努力超越過去,成為更好的自己。如今精心熬制的第八代車型,已成為新一任“真·大眾車”,真的從平凡走上了人生巔峰,讓大家期待壞了。為什么這款問世40余年、經歷數代革新的德國小車,深受世界各地的人們喜愛呢?
70年代初大眾在甲殼蟲傳奇之上謀求設計改革后的高爾夫,正是續寫大眾式經典的點睛之筆。所以說用46年時間誕生了八代車型。并衍生了無數經典車型的高爾夫,其歷史同樣充滿可讀性和意義。不過,我不打算炒冷飯那樣詳細翻出每代高爾夫的身世,而是敲黑板劃重點,讓大家快速記住高爾夫的前世今生。
沒錯,高爾夫的出現完美地革了甲殼蟲的命。在歐洲石油危機籠罩背景下,大眾此刻大膽打破后置發動機的傳統,并在汽車設計界大碗喬治亞羅提出的“折紙設計理念”指導下,成功摒棄了甲殼蟲的圓潤風格,誕生了方方正正的第一代高爾夫。兩廂掀背造型的它意味著一個追求舒適性和實用性時代的開始。
初代高爾夫
初代高爾夫GTI
更重要的是,高爾夫衍生車型GTI,在初代高爾夫發布一年之后就在法蘭克福車展正式亮相,從初代就注入了濃濃的運動基因,為后續“小鋼炮”生涯披上戰袍。它那僅僅108馬力的1.6L發動機,卻能讓0-100km/h加速時間進入9秒俱樂部,不得不令人拍手稱贊。
在第一代車型大量圈粉9年之后,第二代高爾夫正式到來。它果斷響應市場需求,加長軸距和行李箱的同時,并豐富了不同排量發動機的選擇(汽油和柴油均有),加上全新的扭力梁式后橋,改善了駕駛感受,迅速讓第二代高爾夫成為市場炙手可熱的新寵,僅僅在1983至1989年10年之間銷售總量高達630萬臺,替大眾狠狠地賺了一筆,更讓它成功上位。
第二代高爾夫
潮流是一個很奇妙的事,它會隨著時間不斷輪回,但只有在輪回中向前,才是永不落伍的潮流。方方正正的形象流行整整17年之后,大眾決定在1991年的第三代高爾夫上進行不一樣的潮流革新。這一次,高爾夫剛毅的棱線明顯收斂,圓潤基因再次回歸,橢圓形的前車燈設計加上流線型的外觀很快就成為市場的焦點。嗯,你猜對了!大眾在1991至1997年的六年時間里,創下全球480萬臺的銷售記錄。所以大眾飄了,即將飄到了東方的中國。
第三代高爾夫
第三代高爾夫GTI VR6
這個時候,高爾夫GTI放出了一個大招,大眾強行將一臺六缸發動機塞入了發動機艙內。2.8升VR6自然吸氣發動機174PS的最大功率和235N·m的峰值扭矩,將0-100km/h的加速時間從初代的9秒縮減至7.6秒,兇悍的動力跟溫文爾雅的外觀形成強烈對比,鋼炮基因再次鞏固。
1997年問世的第四代高爾夫,其換代套路有點像第二代,主要設計風格不變,其他方面做修補。而這一代車型之所以為國人熟知,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實現了國產。當然,車身參數的增加、一系列此前并未裝備的現代化配置、建立超越全球汽車最高標準的全車12年鍍鋅防腐蝕技術,以及大膽嘗鮮推出的敞蓬和旅行版本也是不容忽視的。代表了超高品質的第四代高爾夫,在七年間創下全球430萬臺的銷售量,雖然并未超越前輩們的佳績,但其魅力與傳承也逐漸被推崇。
第四代高爾夫(首次國產)
衍生出旅行版、敞篷版車型
第四代高爾夫GTI R32
在第四代高爾夫登場后,小鋼炮高爾夫GTI R32則等到2002年才見蹤影。沒有意外,其內部性能進一步提升,包括241PS的3.2升VR6大心臟、大眾4MOTION四驅系統以及6速手動/DSG雙離合變速箱,0-100km/h加速再度縮減至驚人的6.6秒,而這無疑是六缸小鋼炮的巔峰。
國產第四代車型讓大家初次嘗到高爾夫的味道,奈何國人購車三廂情結嚴重,最終導致高爾夫銷售成績慘淡。更重要的是,因為海內外上市時間沖突,在2003年才國產第四代車型,同年發布的第五代高爾夫并沒有實現國產,成為大家揮之不去的痛。而誕生于大眾PQ35平臺下的第五代高爾夫,不僅設計自成一格,還具備了更優越的性能和高科技,辨識度達到了高爾夫家族歷史的又一高峰。
第五代高爾夫
第五代高爾夫GTI
第五代高爾夫衍生車型
這代高爾夫GTI變化之大,再一次讓國內的小伙伴急紅了眼,戰斧式輪轂、TSI+DSG動力組合、衍生更多性能車(高爾夫R、旅行版、TDI混動、高爾夫Plus、CrossGolf等等),成為大眾旗下最耀眼那顆星。
2008年北京奧運之后,第六代高爾夫在巴黎車展上正式亮相。這次它與國內消費者緊緊連在一起,在發布不久后的2009年正式由一汽-大眾實現國產,而且原汁原味的它,恰恰趕上汽車消費的風口,加上自身強大的產品力,特別是名聲在外的黃金動力組合TSI+DSG和PQ35平臺,成就了“神車”美譽。
第六代高爾夫
國產第六代高爾夫GTI
第六代高爾夫R
至于第六代高爾夫GTI的進步,更多是“同步”,包括設計、平臺、動力等等。雖然仍是搭載那臺EA888 2.0T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但在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均有明顯升級。而且從這代開始,高爾夫GTI開始了國產。另外,也衍生出性能更加強悍的藍色高爾夫R。
經過前面六代的積淀,高爾夫已經成為大家心中同級高品質兩廂車的不二之選。大眾MQB模塊化平臺概念的提出,再次讓2013年發布的第七代高爾夫在技術領域走在前面。這一代高爾夫在設計上已經形成相當穩定的家族風格,傳承之中不乏創新,而且動力類型之多、衍生車型之豐富再次刷新了大家的認識,當中包括混動、純電、藍驅、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等等。這代車型也是高爾夫產品力上的頂尖水平,也因此獲獎無數。
第七代高爾夫
國產第七代高爾夫GTI
盼星星盼月亮,第八代高爾夫終于在2019年發布了,新車在延續經典造型的基礎上,進行了在扁平化設計,向時下流行的時尚口味的轉變,呈現出精致高品質的感覺。雖然依舊是基于MQB平臺打造(重量更輕),但這次大眾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車廂氛圍和機械提升上,水平可以用“得體”二字去形容,包括中控、儀表兩塊大屏、電子擋把等等,電子味相當濃。還有不得不提全新的EA211 evo 1.5T發動機,超高壓縮比、VTG可變截面渦輪增壓系統、氣缸主動關閉技術等等。論玩新技術,大眾向來是毫不客氣。
第八代高爾夫
第八代高爾夫GTI
當高爾夫這個車型迎來46歲生日的時刻,2020款也成為第七代高爾夫最后的掙扎,因為這將是第七代高爾夫的最后一次改款。在價格保持不變的前提下,主要給低配車型一次慷慨的“加料”,升級了17寸輪圈、增加了幾個USB接口,以及高配車型換裝了觸控式的中控屏、增加了倒車影像罷了。不過跟第七代高爾夫最初的樣子相比的話,你會發現,2020款高爾夫完善程度實在好太多了,哪怕中低配也是值得考慮的。
從6款車型配置來看,銷量主力車型落在280TSI DSG舒適型身上,價格為15.32萬元,現在預算在13萬左右的買家可以考慮了。這個價位對于緊湊型轎車來說不算高,但是這個價格能買到1.4T高功率發動機,而且是后獨立懸架,無論動力水平還是舒適性,這個配置還是比較值的。
此外,可以看到280TSI DSG舒適型的配置已經很夠用了,多個安全氣囊,疲勞駕駛提示也有,主被動安全配置不錯。而且檔次不低,中控大屏和皮/織物座椅都給到了,定速巡航、倒車影像、CarPlay也有,后排還有出風口和USB接口。就家用而言,我覺得這個配置是性價比很高的,實用性不用擔心。
從14.13-18.02萬元的價格區間來說,2020款高爾夫的定價在合資品牌緊湊型轎車里算比較貴的。不過考慮到生命周期末期,再加上車市下行、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高爾夫并沒有“死守價格”,而是給出了極高的優惠讓利,落地價比官方定價還要低一些,也比思域、卡羅拉等同級競爭對手優惠。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策略,上市多年的第七代高爾夫,每個月銷量仍能保持接近1萬臺,市場影響力并沒有降低。對比同級產品,這個數量已經非常可觀了。
所以,如果你預算有限(10-15萬元左右)、抱著撿漏的心態、忠于現在的高性價比、喜歡成熟的品質、沒耐心去等第八代高爾夫......那么請不要猶豫,現在就是最好的抄底時刻。由我們的報價庫可知,現階段廣州地區的多家經銷商的現金優惠幅度很大,全系已經去到將近5萬元左右,且車源都比較充足,其他城市可能會更低,這算是很有誘惑力了。如果有近期購買需求的消費者可以關注一下。
假若,在終端經銷商給出價優的前提下,也不想抄底入手的,可稍等MQB平臺新作。畢竟,更扁平低矮、前衛科技的第八代高爾夫很快就會到場了,在此先附上此前的官圖解析解解饞(傳送門)。想想你都已經等了6年了,再多等一會兒也沒什么大不了。雖然還不知道何時會引進國內,但估計春天不會太遠了?高爾夫并不老,老的只是年齡。車型更迭就是追隨時代的腳步,在設計,在科技,在動力等等諸多方面,無論如何,第八代高爾夫仍然是值得期待的大眾神車。
近日有消息稱,一汽大眾全新大眾高爾夫(MK8)試制車已于佛山工廠正式下線。相信這次第八代高爾夫,將會繼續讓我們看到很多同級中首次出現的新技術、新科技。想對等等黨說一句:堅持等下去就是勝利。(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鐘志濤)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