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藝術品 保時捷911 Targa歷史展演
【太平洋汽車網 文化頻道】在粵港澳大灣區車展上,保時捷新一代911家族(992)終于迎來了最后一位成員——911 Targa的全球首發亮相。新一代保時捷911 Targa延續了標志性的B柱銀色防滾架,側面標識“Targa”字樣彰顯身份,再加上環繞式后擋風玻璃,歐式的浪漫情調躍然而出。
熟悉保時捷的朋友都知道,起初Targa車型的問世,并非是保時捷想為911車系營造出獨特的浪漫元素,而是保時捷希望能迅速打開美國市場。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美國交通運輸部出于對敞篷車在發生翻滾后對成員安全性保護不足的擔憂,一度想要禁止敞篷車型的生產和銷售。
迫于政策,保時捷想出在B柱安置一根拉絲鋁合金防滾架,車頂分段采用可拆卸的絨布頂棚及柔軟的塑料后窗的方案,這樣在發生翻滾的時候就可以很好地保護駕乘人員。保時捷911 Targa車型就此問世。
在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第一代911沿用了許多保時捷356的技術,采用一臺后置的風冷水平對置發動機,這就導致如果按照歐洲人的喜好做成只有A柱的全敞篷車,打開的頂篷將無處收納的窘境。正當工程師們一籌莫展的時候,這根為符合美國法律而設計的B柱防滾架幫了大忙,車頂單獨拆卸,只需折疊塑料后窗,體積大大縮小。
如此看來,911 Targa的誕生對保時捷可謂意義深遠。那么,保時捷又為何將它取名為Targa?在意大利語中,Targa代表著用汽車進行的長距離比賽。早在1906年,一個叫文森佐·弗洛里奧(Vincenzo Florio) 的富豪車手兼賽車工程師在西西里島上創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汽車賽事之一“Targa Florio”。
車手們需要在環繞圣·塞爾瓦多山區的崎嶇的山路上進行艱苦的長距離拉力賽,這對于車輛的裝配工藝和可靠性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保時捷將這款敞篷跑車取名Targa正是為了紀念在這項賽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言歸正傳,我們循著歷史的足跡依次來看保時捷911 Targa的變遷。第一代保時捷911 Targa在1965年9月的法蘭克福車展上首次公開亮相,在設計上與硬頂版如出一轍,標志性的青蛙眼大燈,五筒儀表盤等一應俱全。機械性能上其搭載了一臺2.0升后置空冷水平對置6缸發動機,最大功率130馬力,峰值扭矩161N·m,配合5速密齒比手動變速箱,百公里加速時間約為9.1秒,最高時速可達210km/h。這在當時絕對已經是性能強者的表現。
時間來到1967年,保時捷911Targa車型開始提供定制的后窗材質,既有能折疊的塑料后窗,也有固定的全透明玻璃。一年后,911 Targa索性將玻璃后窗打造成標配,并一直延續到1993年。
與此同時,911 Targa也跟隨911車系開始細分出T、L、E和S等多個型號,用以區分動力性能,并開始提供一種名為Sportmatic的半自動變速箱來供消費者選擇。在發動機上,911代表著保時捷最新的技術成果,1972年最新風冷發動機排量就已經被提升至2.4升,性能進一步增強。
編者語:雖然保時捷911 Targa的誕生有些機緣巧合,但毫無疑問那根B柱的防滾架早就了一代經典。彼時的911 Targa就像一個少年,不斷地探索著更亮眼的外觀以及更高的實用價值。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