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茶馬古道 長安汽車藏地觀茶之旅
在酒店醒來,也是來到高原的第二天,筆者很明顯感到有頭疼頭脹的感覺,雖然并未到無法行動的地步,但我也很清楚這其實也是高原反應的其中之一。
造成這種這種感覺的根本原因當然就是體內外的氣壓差造成,脹的感覺理論上會在一定時間內因氣壓差變小而得到緩解,而由此加重的感冒癥狀,可能就有點麻煩了,不過不論如何,補充體力是第一關鍵,所謂早餐要吃飽,首先要防止血糖不足造成頭暈先。
酒店內的的各類小擺件都十分精致,讓我相機完全停不下來。(這是個紙巾盒)
即使是放在角落的很普通的一件裝飾品都精雕細琢。
事不適遲,今天我們的下一站是東竹林寺,距離起點約108公里,別小看這108公里,這山路的108公里,用咱們在城市里走高速的眼光看待可不現實。
事實上這距離在這邊可能要花上大半天時間才能到達。因為這邊的山路有相當多的非鋪裝路面,并且還有很多不可預測的天險存在。
順帶一提,在這邊的人工建設的廁所基本都要收費的,雖然環境并不怎么樣,有些甚至可以用惡劣形容。
上面提到的山路險惡,從這里就可以體現出來一部分,只是一部分哦!不過,有長安汽車的一路保駕護航,我們堅信可以克服重重困難。
東竹林寺是一座風景絕美的寺廟,地處白馬雪山背風凹處金沙江河谷延伸部分,滇藏公路從寺后橫穿山腰而過,我們駕駛著長安歐尚和長安CX70繞過幾道大彎,直達了寺內。
在寺廟的主殿前,進行了“藏地觀茶”此行第二場贈茶儀式。東竹林寺魯茸次里寺管作為代表,接過了“世代茶緣”緊茶、寶焰牌福神漢茶、寶焰牌下關磚茶。
作為回禮,魯茸次里寺管代表東竹林寺為車隊一行贈送了藏香,并邀請大家參觀了寺廟。
從馬幫往來到車行深遠,茶馬古道上變化的是交通工具和路況,不變的則是所載的責任,馬隊也好車隊也罷,都是一種護送的形式。
從塔巴林寺經過了大約一個小時車程,我們來到了白馬雪山埡口,這里海拔達到了4292米,是“藏地觀茶”之旅開始以來面對的第一最高海拔點,不少同伴開始出現了輕微的高反。
下午5點左右,車隊來到了飛來寺觀景臺。開闊的觀景臺直面對向的梅里雪山。梅里雪山,當地人又稱為太子十三峰,其主峰是海拔6740米的卡瓦格博。
在卡瓦格博對面的飛來寺觀景臺,在卡瓦格博的映襯下,我們舉辦了一場戶外茶會。
今天的行程中,我們雖然駕乘著長安歐尚或長安CX70這樣靜謐性和舒適性都堪稱優異的座駕,但很多隊友還是抵不住高原缺氧所帶來的疲憊感,是時候來杯溫熱的下關茶提提神了。
赤誠真心,放在產品的打造上,便是匠心,這不管是對于長安汽車,還是對于下關沱茶,都是非常貼切的名詞。
正因對匠心的堅持,長安汽車才與下關沱茶跨界聚到了一起;也正因對匠心的尊重,才有了我們這次“藏地觀茶”溯源文化之旅的成行。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