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行:漢楚古風 余音繞繞
地下吹出的漢代雄風
去徐州,自駕游很方便,像戲馬臺、楚王陵、漢兵馬俑、漢畫像石藝術館等主要景點都集中在市區內,交通十分便捷。離市區唯一稍遠的是名聲顯赫的龜山漢墓,而在去漢墓的路上還會路過全仿漢建筑的徐州漢城和壯觀的九里山前古戰場。
從外面看,漢墓只不過是座仿漢的宮殿建筑,可是一旦鉆到地宮里,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浩大的工程幾乎將整座龜山掏空,沿著筆直而狹窄的墓室地道向下走,莫名的壓迫感油然而生。聽講解員講述墓主、墓葬與盜墓賊的趣事打發一下心情,無意間觸及兩旁的墓壁,粗糙笨重的石塊竟被磨得異常光滑,途經客廳、馬廄、廚房、武器庫一應俱全,儼然一座宏偉的地下宮殿。
臨走前,看見墓道口的一塊碑文,大致是說劉注(墓主人)為官清廉,里面什么都沒有,可呈現在我們眼前竟是雄偉的地下宮殿和價值連城的陪葬品……哎,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路況指數:★★★
景點指數:★★★★
特色指數:★★★★
指指點點:要想徹底了解兩漢文化,參觀景點時不能走馬觀花,要仔細聽講解員的解說,許多出土文物已被收藏入徐州博物館,可前去參觀。
皇阿瑪“!边^楚霸王
從徐州到宿遷只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之所以要到宿遷,就是想看看當年那場“楚漢大戲”的另一半,西楚霸王的故里便在這里,而宿遷的城市標志便是力拔山兮的項王舉鼎像。
項王故里并不是想象中的豪華壯觀,只有英風閣前的那只沉重的大鼎還昭示著主人的氣概,后院里那棵傳說項羽親手種植的“天下第一槐”已飽經滄桑,到這里,感慨的是霸王別姬的無奈,感悟的是成敗英雄的天道,感受的是人杰鬼雄的絕唱。
聽說駱馬湖南岸有座安瀾龍王廟,乾隆曾三次在此駐蹕祭祀,于是便一路摸著前去,鄉村的道路比較狹窄且岔口較多,邊走邊問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了這座乾隆行宮。整座行宮無處不充滿著奢華的皇家氣派,門口有兩座叫“河清”“海晏”的牌樓,聽說乾隆當年是從此牌樓進出的。往北走是一座御碑亭,飛檐斗拱,俗稱皇傘亭,設計精巧而且造型別致,亭內御碑四面鐫刻幾度南巡的御筆題詩,屋面為黃色琉璃瓦,流光溢彩,金碧輝煌。
看來,大清皇阿瑪的風頭要遠蓋過西楚霸王了。
路況指數:★★
景點指數:★★★★
特色指數:★★
指指點點:項王故里位于市區,比較方便。
乾隆行宮遠離城區,有十幾公里的鄉村道路,路牌不太清晰,要多多詢問,以免迷路。
歡迎發表評論和您的出游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