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2023上半年國內車企深陷“價格戰”的泥潭里無法自拔,吉利汽車依然用一份成績斐然的期中考“成績單”,證明了作為自主頭部的實力。
8月22日,吉利汽車如期發布了2023年上半年財報。在汽車行業加速“內卷”,國內汽車市場價格體系遭遇混亂的態勢下,吉利汽車實現了總銷量、新能源銷量、營業收入、總現金水平以及經營性現金流各項核心指標的全面上揚。
具體來看,今年1-6月,這家市值近千億的車企累計總銷量69.4萬輛,同比增長13.1%,實現營業收入731.8億元,同比增長25.8%,創歷史新高。同時,總現金水平達336.4億元,維持穩定,經營性現金流上升9.1%至107億元。
其中,新能源表現尤為搶眼,銷量達到15.8萬輛,同比增長43.9%,這也令吉利汽車新能源銷量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7.9%進一步提升至22.7%。
有分析認為,吉利汽車新能源主線日益清晰,正處于快速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期。上半年銷量、營收雙攀升的背后,主要得益于多品牌發揮大吉利協同效應的優勢,并隨著規模經濟威力的開始釋放,有望在全新的市場競爭格局中迎來二次騰飛。
新能源為主線,多品牌協同成效漸顯
事實上,自主品牌孵化多品牌,意在以差異化的形式獲取市場增量。尤其在智能電動大潮下,自主車企的發展,不再局限于單線作戰,而是趨于體系力、多品牌協同。
從吉利汽車的新能源銷量構成來看,多品牌戰略成效已經漸顯。其融合了吉利品牌包括幾何純電系列和銀河系列、中國新高端品牌領克、高端智能純電品牌極氪以及面向換電賽道的睿藍四大品牌,不僅新能源主線日益清晰,且明確了不一樣的細分市場。
今年2月,“吉利銀河”正式發布,定位為售價15-30萬元的新能源中高端系列。首發產品吉利銀河L7自6月上市以來兩個月銷量達19731輛,成為混動市場最快達成“月銷破萬”的插混SUV,快速進入市場第一陣營。

幾何則是吉利品牌旗下面向大眾化的、主打15萬以下的純電系列,上半年累計銷量達82851輛,同比增長超52%。旗下的熊貓MINI更是以穩居細分市場前三的銷量,成為微型純電市場新頂流。
領克主力聚焦20萬以上品類和高端市場,持續引領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憑借加速布局EM-P超級混動方案的產品規劃,上半年實現銷量8.2萬輛,同比增長6%,累計銷量突破90萬輛。
極氪牢牢站穩豪華智能純電市場,上半年累計交付42633臺,同比增長124%。極氪001不僅成為全球最快交付突破10萬輛的豪華車,而且平均訂單金額超過33.6萬元,蟬聯“30萬以上中國品牌純電車型銷量冠軍”。此外,極氪009平均訂單金額達52.7萬元,成為50萬元以上豪華MPV全品類銷冠。
對于吉利汽車而言,如果說幾何系列是對新能源的探索,極氪是新能源正確道路的驗證,那么吉利銀河系列可以算得上是其新能源進入快速發展的第二階段,它讓吉利的新能源產品進一步標簽化、從形象、產品、渠道服務帶來全新感官、持續完善新能源生態布局。
規模效應開始釋放,吹響全面向新沖鋒號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上市車企2023年上半年銷量成績單出爐,無論是上汽、廣汽等老牌自主車企,還是蔚來、小鵬等新勢力領頭羊,年度銷量完成率均未過半,普遍在三至四成。
而這也意味著2023下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勢必更加激烈,大有掀起新一輪降價潮的趨勢。從全價值鏈的角度來看,車企如果無法形成規模化效應,建立起關系到未來生存的技術護城河,將會再次陷入以低價換市場的惡性循環中。
吉利汽車作為少數幾個年度銷量目標完成率,超過了去年同期的頭部車企,在堅定新能源轉型的同時,并做出了大量資本性投入。從業績數據看,研發的投入保證了吉利下半場的競爭優勢。
上半年,吉利汽車研發總投入同比增長62.8%,達到59.1億元,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智能化領域的技術創新,尤其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關鍵技術上建立了全棧的自研能力。比如,以極氪高速NZP自主領航輔助系統為代表的高階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將率先在上海、杭州等城市推進商業化落地。領克聯合魅族開發的LYNK Flyme Auto車機系統,也將首搭在即將上市的領克08上,引領智能電動車從軟件定義向生態定義的新時代。

此外,依托母公司資源的賦能,吉利汽車在新能源科技、自動駕駛、車載芯片、低軌衛星、操作系統等多個技術領域都進行了布局,為旗下各品牌提供了協同賦能的強基礎。可以說,通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產業布局, 吉利汽車的規模化效應開始釋放, 產品具有較強的價格優勢和市場競爭力,這將成為其在下半場加速全面向新的底氣。
展望下半年,吉利汽車已準備就緒,一方面將上市6款重磅新能源產品,為每一位用戶打造智能精品車;另一方面,吉利、極氪和領克都將實現海外關鍵市場突破,有望持續發揮技術硬核的優勢,在品牌力、產品力及渠道等方面實現彎道超車。這樣看來,對于吉利維持全年實現165萬輛的銷售目標,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