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錯誤”的戰略路線,讓理想暫時擱置了純電計劃。三年后的現在,作為理想汽車首款純電SUV的理想i8,正式出現在了官圖之中,并且一經發布就成為了行業的熱議話題。就像我們所看到的,理想i8延續了家族化的設計理念,甚至就連“家庭實用”這個頭銜也從一開始就戴在了頭上。
從前臉來看,一體式星環燈帶再次出現,但它從L系列的前臉中區移動到了前擋風玻璃下方,而遠近光燈則以雙邊獨立的方式布局在車頭兩側。這樣的變化配合著引擎蓋上的線條變化,強化了這臺車身上的“子彈頭”造型,這被認為是李想企圖用SUV來證明MEGA設計上的成功。當然,通過這種“子彈頭”造型,整個車身變得更加低趴。而隨著A柱、前風擋以及整個傳統引擎艙的融合,整個車身的流暢低風阻成為了關鍵優勢,預計其風阻系數或低于0.25Cd。
同時,通過側身來看,A柱、懸浮式車頂與溜背線條之間確實有一種一氣呵成的質感,車頭看齊MEGA,而朝后的姿態則會讓人聯想到特斯拉Model X。不過,與Model X的鷗翼門設計不同,看得出來理想i8在二排結構、車廂處置上其實更接近于一臺MPV。我們也有理由相信,車門系統會以更加務實且易用的方式呈現出來。
從車尾來看,理想i8則沿用了理想L系列的貫穿式尾燈,三段式燈帶會朝兩端產生輕微的環繞感,而中區紅色燈組實際形成了紅黑撞色,并帶有一定立體效果。可以看到的是,這里在整體上更貼近傳統SUV的穩重感,雖然理想很豐滿,但李想似乎也不想重蹈MEGA的覆轍。
尺寸方面,官方雖未公布具體參數,但5米級車長和或達3.1米的軸距足夠保障車輛的三排大六座布局了,其空間表現肯定會優于Model X。而從整車的修長廂體式處置來看,其或將在空間上帶來更出眾的靈活與實用表現。在此前媒體參與的實測中,理想i8的第二排腿部空間可達850mm;滿員時,后備廂也可放入4個28英寸拉桿箱,整體乘儲空間都是很可觀的。
內飾設計并未完全公開,但根據理想現有車型推測,雙聯屏+AR-HUD+方向盤交互屏的信息硬件組合預計會被沿用,后排娛樂屏和AI語音助手或成為提升體驗的關鍵。智能方面,預計車輛會提供高通驍龍8295智艙芯片,并有望標配激光雷達+雙Orin-X芯片支持的AD Max智駕系統,并完成城區NOA覆蓋。
(圖為2024款理想L8)
動力與補能或將會成為理想i8的核心競爭力。根據理想官方確認,新車將會搭載5C超充電池,可實現充電10分鐘、增加續航400km,可對標小鵬G9的4C快充、比特斯拉V4超充快了15%,并有望通過102.7kWh電池組實現710km的CLTC純電續航。此外,車輛的雙電機四驅版本預計能提供400kW最大功率,配合自研碳化硅電控系統,性能也不會有缺失。
寫在最后
整體來看,我們對于理想i8的未來還是很期待的。不過,需要正視的是,如果它真的以38-50萬元價格區間進入市場,想要面對蔚來ES8、小米YU7等車型的競爭,恐怕很難依靠現有的手段來實現像L系列那樣的天生優勢;而若是能在35萬級以內登陸市場,這實實在在的高端家庭群體則有望再度涌入到理想陣營中。但“子彈頭”會不會成為阻礙呢?您怎么看?